設為主頁 | 收藏本站 | ENGLISH
教育新聞 EDUCATION NEWS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新聞 > 正文
職業教育的時代跨越: 從層次到類型
 
教育新聞      2022-09-21 14:47:29             點擊

張伯成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其中,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類型在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正式提出,并在各行各業快速發展進程中逐步顯現自身效能,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力量。

現實發展

政策層面一張藍圖繪到底,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充足上位支撐。作為一種教育類型,而非一個教育層次,職業教育事業發展成為黨中央、國務院關注的熱點。從2014年國務院組織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到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再到2021年,黨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大會。會議的規格越來越高,會議主題愈發聚焦,會議間隔時間不斷縮短。三次重要會議之后國家層面先后出臺指針性文件,2014年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2019年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2021年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三個文件分別從提速度、定模式、指方向等方面推動職教事業有序發展。今年4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了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法條總則中申明“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為2019年改革方案文件中提出的“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表述提供了法律支撐。

執行層面一以貫之做到位,職業教育取得豐碩且具潛能的成果。職業教育相關的行政單位、教育機構、企事業單位等積極貫徹落實文件、法規精神,職業教育相關領域表現出極大的潛力和動能。職業院校群體自身從實習實訓場地設施建設、師資結構調整、產學研經驗積累、學生數量、創新創業成果等方面亮點紛呈,成為觸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股可持續動力;在助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職教園、產教城為區域特色產業注入源頭活水;一批產教融合型城市構建起了城市、行業、企業、院校等生態發展共同體;在實用管用的技術技能驅動下“魯班工坊”“中文+職業技能”等項目在“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逐步樹立起中國職教品牌,形成“職”育民心、“技”植友誼的時代熱潮;中職免費、高職獎助、技能就業等一系列具有鮮明職教特征的措施在脫貧攻堅、阻斷貧困,鄉村振興中發揮出獨特作用。職業教育在社會發展完整生態中的鯰魚效應作用凸顯,且顯現出深遠潛能。

深度審思

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彰顯我國國家治理能力。從層次到類型是職業教育自身發展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教育自身發展有其先天的基礎性作用,如基礎教育對社會發展的鋪墊作用,高等教育對知識本體的普及作用,當鋪墊和普及達到一定程度時,教育以其特定的高階形式反哺社會發展的作用就會異常顯著。同時,教育自身與社會發展間存在著制約與促進的矛盾特質,在恰當的社會發展時機釋放教育變革力量需要國家治理主體具有睿智、審時度勢的治理能力。

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得以確立,是讓人民有效分享社會發展和教育發展紅利,增強人民幸福感和獲得感的最直接方式之一,是有效整合各方力量,融通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形成區域發展共同體,逐步放大產教融合效益的特色治理方略。我國職教事業的類型定位是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達到一定程度,職業教育作為一種公共產品逐步成為體現個體社會發展價值,帶動個體追求全面發展的路徑;特別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日益提高,作為一種類型的職業教育順勢而為,肩負起助推社會發展,促進個體全面進步的時代使命。

面對“共同富?!钡臅r代課題,職業教育是共同“智”富的基礎手段,既頂天也接地氣,具有人人皆可成才的多維接口;又把職業教育融入社會發展,作為技能型社會建設的重要抓手,體現了我國社會對人民和社會個體高度負責的赤誠之心。

(作者:張伯成,系《教育與職業》雜志社副社長)

發布時間:2022-09-21 信息來源:中國政協報2022年0921日第10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