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主頁 | 收藏本站 | ENGLISH
教育新聞 EDUCATION NEWS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新聞 > 正文
加快建設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
 
教育新聞      2023-06-21 09:28:26             點擊

為了深化產教融合以及高質量創建市域產教聯合體,有必要加快建設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這不僅是黨的二十大提出教育強國和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還是教育、人才、科技一體化發展的紐帶,更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原動力。

理解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建設內涵

建設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是職業教育多元辦學的重要體現。面向實踐、強化能力是職業教育辦學的基本特征,職業教育辦學需要統籌參與主體多元化與服務場域全局化。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是對標產業發展前沿,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真實生產和技術服務功能為一體的實踐中心,更加強調產教融合參與主體的多元化和包容性,更加重視參與過程的共建性和成果的共享性,也更能凸顯產教融合的產業供求匹配屬性和有效發揮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

建設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是打造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體的重要載體。以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為連接點,企業與職業院校深度嵌入,不僅能強化市域中的產業和教育的網絡結構,促進產學研用深度合作,更能推動區域創新網絡的形成和發展,有利于區域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為行業產教融合提供便捷的通道,龍頭企業和高水平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等圍繞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組建跨區域產教融合共同體,有利于匯聚產教資源和建設技術創新中心。通過發揮大產業、大項目、大平臺、大企業的牽引和驅動作用,促進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人員流動,這既是增強合作的途徑,也是技術學習和技能積累的途徑。

建設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是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重要工程。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城市為節點、行業為支點、企業為重點的產教融合推進機制。立足新發展格局,建設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既能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又能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還能拓寬學生成長成才通道。通過政府搭臺、多元參與、市場驅動,對地方政府、企業、學校實行差別化支持政策,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實訓實踐資源均衡發展,有利于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產業結構相匹配的現代職業教育結構和區域布局,為企業培養急需人才和提供技術服務,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探索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建設路徑

一是以政府主導、多渠道籌措資金的方式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學徒制的公共實踐中心。以中國特色學徒制為主要培養形式,在實踐中探索形成現場工程師培養標準,建設一批現場工程師學院,加速培養適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通過校企攜手,共建技術創新中心,支撐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服務行業企業技術改造、工藝改進、產品升級。高職院校依托公共實踐中心,在現有實訓基地基礎上,重點培育一批校企深度合作共建的高水平標準化培訓基地,建設一大批培訓資源庫和典型培訓項目,培養一大批能夠同時承擔學歷教育和培訓任務的教師。

二是積極吸引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建設具有鮮明行業特色的企業實踐中心。企業是產業變革和科技創新的主陣地,現代職業教育要從企業破題。作為產業發展的主力軍,企業更了解市場需求變化,更接近于真實的產業發展需求,也代表著先進的技術技能水平。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金融支持等方式,推動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園區提高生產實踐資源整合能力,建設一批企業實踐中心,以此為依托,為實踐教學、社會培訓等提供最真實的場景,不僅能有效銜接教育鏈和產業鏈,更能有效對接人才鏈和創新鏈。

三是以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為抓手創建綜合性校企實踐中心。企業發展的核心是創造經濟效益,教育發展的根本則是育人,因此校企共建的實踐中心是校企發展的最大公約數,需要校企畫出同心圓。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是校企共建實踐中心的主要抓手,是集教學、實訓、培訓、科研、競賽、科普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實訓基地,通過“以虛帶實、以虛助實、虛實結合”,創新教學模式,賦能“三教”改革,有效解決實訓教學過程中高投入、高損耗、高風險及難實施、難觀摩、難再現的“三高三難”痛點和難點,整體提升專業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有效服務職業學校學生實習實訓,企業員工培訓、產品中試、工藝改進、技術研發等。

健全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保障機制

一是加強地方政府統籌規劃。地方政府要將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建設與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體等統籌規劃,形成服務目標明確、區域布局科學、功能梯度合理、特色鮮明的體系工程。公共實踐中心應堅持區域普惠性人力資本提升,堅持公益性,企業實踐中心和校企實踐中心應以實踐教學、社會培訓為重點,圍繞產業真實生產,提供技術服務,促進高素質技能技術人才培養。

二是構建開放型區域產教實踐中心投入新機制。健全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經費的機制,積極吸引社會資本、產業資金投入,積極鼓勵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服務。做好重點項目的引導、儲備和推薦工作,評選一批全國性示范開放型區域產教聯合實踐中心,對建在企業的實踐中心按規定享受教育用地、公用事業費等優惠,對在實踐中心建設中做出巨大推動作用的企業、職業院校等,出臺細化措施,落實“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組合式激勵政策,向社會傳遞信號、給地方提供支持,引導基層大膽試大膽闖。

三是優化開放型區域產教實踐中心治理體系。地方政府要牽頭建立健全實踐中心總章程、運營管理制度等,明確各方主體在實踐中心的職責、權利、義務及相關融合機制,明確激勵政策、救濟制度、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等,提高實踐中心運行效率,充分發揮實踐中心對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體的促進作用,提高職業學校辦學能力。同時,充分利用數字技術賦能,提高治理的智能化、精準化、全面化水平。

(王偉單位: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金融管理學院;陳正江單位: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高等職業教育研究中心)

發布時間:2023-06-21 信息來源:《人民政協報》2023年06月21日第10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